应用范围住宅、医院、老年建筑等
服务项目建筑验收检测
服务内容房屋安全检测
服务时间24小时在线
检测类型抗震性鉴定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按A、B、C、D 四等级
检测地区全国
服务合同一式三份
是否现场检测是
检测项目楼房完损性鉴定,厂房检测
出报告时间3-7天
增加使用荷载前的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一般以工业厂房、仓库、生产车间、档案馆及机房较多,为满足使用需求需在房屋楼面或其他承重构件上增加吊车、档案柜、机械设备、货柜、广告牌等设备前(后)为了解建筑目前楼面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增加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的检测鉴定,并对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及安全使用要求的构件提供合理的加固处理建议。
幼儿园抗震安全检测——关于裂缝的判断:
1砌体结构裂缝概述砌体结构建筑物的裂缝十分普遍,裂缝种类也极其繁多,原因也很复杂。
1)关于裂缝形态(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
2)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外荷载(如静、动荷载)的直接应力,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裂缝。
②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当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是这些作用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制约而得不到满足时,结构内部将形成应力状态,这种应力超过结构材料的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后便产生裂缝。调查资料及学者们分析认为,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温度、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约占80%;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前述80%的裂缝中包括变形和荷载共同作用,但以变形引起的裂缝为主;同时;在20%的裂缝中也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主。3)裂缝的危害性
①影响结构安全。
②降低建筑功能。
③缩短建筑物使用年限。

抗震安全检测——该教学楼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该工程不符合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要求项如下: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7.3.8条,该工程楼梯间钢筋配置与规范不符(该工程楼梯间砌体未设置压墙筋和钢筋网片),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大梁支撑长度与规范不符(支撑长度240mm,小于500mm);
(2)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003-2011)6.2.1条,预制板支撑于外墙时,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该工程与规范不符;
(3)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003-2011)6.2.2条,转角与纵横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该工程与规范不符。 裂缝宽度检测
测量裂缝宽度常用裂缝标尺(比对卡)或读数显微镜。裂缝标尺可以是一块透明胶片,上面印有粗细不等、标注着宽度值的平行线条;将其覆盖于裂缝上,可比较出裂缝的宽度。这种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读数显微镜是配有刻度和游标的光学透镜,从镜中看到的是放大的裂缝,通过调节游标可读出裂缝宽度。
读数显微镜观测裂缝宽度沿裂缝长度其宽度不是均匀的,工程中关注的是特定位置的裂缝宽度,限制裂缝宽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侵蚀性介质渗入导致钢筋锈蚀,因此,测量裂缝宽度的位置应在受力主筋附近;如测量梁的弯曲裂缝,应在受拉主筋高度处。裂缝宽度可能随气温、湿度、季节及使用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行裂缝宽度的长期观测,应考虑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而每天观测的时间应尽可能一致。

裂缝宽度限值关于裂缝宽度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我国尚无这种标准(限值)。国外,根据德国资料,当裂缝宽度≤0.2mm时,对外部构件(墙体)的耐久性是不危险的。砌体结构墙体的裂缝宽度如何规定,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还没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观察的距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而对于无筋砌体(或未配筋的砌体部分)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些。但对于用户来讲,两类砌体应是一样的。

抗震安全检测的必要性:
抗震的方法可分为两级 ,级中包括了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局部构造及墙体承载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级是以抗震能力指数为衡量指标进行评定的。级有时往往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第二级,因此抗震概念对于抗震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现有建筑结构在进行抗震时,借用“抗震概念设计”来描述其基本要求,即根据地震震害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不经数值计算,对现有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关键构造进行检测,从多个侧面的综合情况来衡量现有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设防分类的设防标准,诸如: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选择和处理;设计近震和远震的地震影响的区分;构件延性构造、强连接弱构件等。这些抗震概念应贯穿始终,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兼顾延伸以下5 个层面。
1) 现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判断。不仅要从抗震构造和抗震承载力两个侧面进行综合分析,还要区分结构构件失效后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当现有承载力较高时,除了保证结构整体性的构造外,其他延性方面的构造要求可稍低。
2) 抗震的重点部位和一般部位。进行抗震时,可区分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对影响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做认真检查,关键部位的确定则依据结构的震害特征,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部位。
3) 建筑场地条件和基础类型。一般只要不是地基存在缺陷或处于不利地段的场地,可不进行抗震。对于不利地质或场地,上部结构的有关构造需要加强。
4) 合理性检验。抗震时,如旧房规则而且传力途径合理,与新建工程需采用相同的尺度衡量。如果不规则、不合理,则处理要求与设计应有所不同,对有关部位应提高要求,对传力途径不合理的结构,要注意抗震薄弱的程度,相应提高相关的要求。
5) 材料要求。抗震时应先明确结构构件实际达到的材料强度等级,加以控制。这样做的目的:a. 为了判断结构实际具有的承载力;b.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时抗震验算及后期加固的范围。
先我们需要了解办理培训机构房屋安全鉴定的流程:
1.房屋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进行初步调查,成立房屋安全鉴定小组。
2.房屋安全鉴定员根据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3.检查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5.需注意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房屋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6.房屋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等相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结构安全使用性评定。
http://www.zcgcjss.com